2018年4月5-8日,第14屆國際心臟病學和心血管外科大會(UCCVS)在土耳其安塔利亞隆重召開。土耳其心臟和健康基金會(HHFT)與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GW-ICC)舉辦了聯(lián)合論壇專場。來自沙特阿拉伯、俄羅斯、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多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心臟康復與心衰治療兩大主題,展開了相互探討、交流、切磋與分享。
在心臟康復專場上,中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孟曉萍教授、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張輝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楊天倫教授、河北省邯鄲市第一醫(yī)院信栓力教授、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張斯斯教授6位中方專家受邀在該專場上發(fā)表了學術演講。
胡大一教授:中國心臟康復走進一帶一路
胡大一教授現(xiàn)場演講
我國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臨嚴峻挑戰(zhàn)?!吨袊难懿蟾?017》中指出,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鄉(xiāng)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5.01%,城市為42.61%。中國的心血管疾病負擔加重,因此,胡大一教授表示,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并有中國特色的心臟預防、康復的模式和道路,滿足廣大患者康復和人民健康的需求迫在眉睫。
近年來,中國政府對康復事業(yè)給予了空前的支持力度,心臟康復事業(yè)得到了蓬勃發(fā)展。日前,中國心臟康復中心已達到500余家,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已經認識到心臟康復的重要性。在近6年實踐中,中國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心臟康復模式,即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貫徹落實心臟康復五大處方(藥物、運動、營養(yǎng)、心理/睡眠和戒煙限酒),運用互聯(lián)網新技術,以專病俱樂部(如“支架人生俱樂部”)為平臺,通過線上線下多層次的健康溝通活動,實現(xiàn)醫(yī)患、患患、醫(yī)醫(yī)互動,搭建健康教育和行為改變的橋梁,并融合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包括太極、針灸、推拿等),構建了低成本、本土特色的心臟康復模式。同時與中國創(chuàng)新技術(新型穿戴式設備、運動評估康復設備、體外反搏等)等相結合,為世界貢獻了康復新理念、新方案、新模式。借“一帶一路”東風,加強國際經驗交流與分享,在國際上唱響中國聲音。
孟曉萍教授:支架人生俱樂部——心臟康復的多元化服務
孟曉萍教授現(xiàn)場演講
孟曉萍教授首先表示非常欣慰看到中國心臟康復事業(yè)在不斷蓬勃發(fā)展,2012年前中國僅有8家心臟康復中心,而在胡大一教授的帶領下,如今已達到500多家。營養(yǎng)、運動、心理、戒煙和藥物五大心臟康復處方,顯著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回歸社會、提高生活質量。
支架人生俱樂部是一種中國特色的心臟康復模式,是專門為心臟支架手術術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搭建的溝通、交流、學習平臺。到目前為止,78個支架人生俱樂部已在中國28個省落地生根。在這患者可以與醫(yī)生面對面交談,醫(yī)生同情患者的疾苦,鼓勵患者戰(zhàn)勝疾?。徊⒍ㄆ谂e辦科普課程培訓,使用簡單的文字或圖片教會患者如何管理自己的血壓、血脂和心率,消除患者疑慮?;颊吲c患者之間可以互相鼓勵,互幫互助。通過手機建立的微信群,患者可以就自己的病情提出各種問題,醫(yī)生給予及時答復;還可以隨時將檢查結果發(fā)送到群里,醫(yī)生根據復查結果指導患者用藥、進行遠程監(jiān)測;此外,俱樂部還定期舉辦一些文娛活動,為患者提供一個展示戰(zhàn)勝疾病、重拾生活信心的舞臺。支架人生俱樂部不僅促進了醫(yī)患間的高效溝通與交流,也增進了醫(yī)患間的感情,更加增進了患者對醫(yī)生的信任感,實現(xiàn)了人文關懷服務和醫(yī)療專業(yè)服務完美的結合。
張輝教授:有氧運動結合增強型體外反搏治療是心臟康復的有效手段
張輝教授現(xiàn)場演講
冠心病血運重建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急性心肌梗死后生存的機率增加,但冠心病總體死亡率并未下降,大量帶病生存者生活質量不高,急需有效的心臟康復,使其預后得以顯著改善,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生活,避免心血管事件再發(fā)。心臟康復包括藥物、運動、營養(yǎng)、心理和戒煙五大處方。運動康復是心臟康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氧運動是最常見、最重要的運動方式。
張輝教授介紹,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降低血壓;減慢靜息心率;增加體內紅細胞總數(shù), 促進氧氣運輸;減輕壓力, 改善心理健康等,從而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
增強型體外反搏(EECP)可以提高血流速度,增加冠脈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減少心臟耗氧耗能;促進側支循環(huán)的開放和新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穩(wěn)定血管內皮細胞結構,增強內皮細胞功能;提高運動耐量,被學者稱為被動的“運動”。EECP與有氧運動均能增加心肌血供,緩解臨床癥狀,促進血管生成,減少炎癥因子,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雖然有氧運動是一種積極的鍛煉,但它會增加心臟負擔,而EECP并不會,因此,對于不能進行有氧運動的嚴重心絞痛或心衰患者,仍然可以接受EECP治療。有氧運動與EECP的結合是心臟康復的有效手段。
楊天倫教授:體外反搏——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治療利器
楊天倫教授現(xiàn)場演講
增強型體外反搏(EECP)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用于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無創(chuàng)性物理治療方法,其能增加心臟冠脈血流,促進冠脈側支及腦血管側支循環(huán)的形成,提高運動耐量,促進疾病的康復,目前已成為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
楊天倫教授介紹,EECP治療的發(fā)展及成熟歷經了半個世紀的不斷探索、修改及完善,形成了現(xiàn)有的多種型號且操作簡便、治療有效的精巧治療設備,其奠基人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鄭振聲教授。EECP執(zhí)行部件主要包括三副充氣囊套,分別包扎于小腿、大腿和臀部。其基本原理與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有相似之處,但最大區(qū)別在于EECP可同時擠壓雙下肢靜脈,使靜脈回心血流量增加,提高心輸出量,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釋放NO,同時促進血管新生從而改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通過多年的動物實驗及全世界多個國家的多中心、臨床對照、隨機雙盲試驗充分證實了EECP能夠明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衰患者、高血壓患者及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癥狀及愈后。絕大部分患者耐受性良好,副作用少。目前全球近30多個國家都擁有EECP的治療措施,美國就有3千多家EECP中心。
EECP近年在中國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00家EECP中心。從1994年2013年,先后由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美國心臟學會(ACC)、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美國卒中協(xié)會(ASA)、歐洲心臟病協(xié)會(ESC))、中國醫(yī)學會(CMA)均將EECP作為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方法(Ⅱb級推薦)。其適應證隨著基礎和臨床研究的深入也可能會擴大。楊天倫教授指出,如沒有EECP治療的禁忌證,應該將其作為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并與藥物等其他方法合用,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信栓力教授:EECP助力老年患者的心臟康復
信栓力教授現(xiàn)場演講
心臟康復的核心內容是主動的運動訓練,要求康復對象具有一定的運動能力才能進行完整的心臟康復。然而對于老年人、運動障礙性疾病、嚴重心力衰竭等患者缺乏足夠的運動能力,不能進行主動訓練;不僅如此,此階段進行主動運動康復的安全性也會降低。
信栓力教授介紹,增強型體外反搏(EECP)作為一種被動的運動形式,通過序貫擠壓腿部肌肉和血管,從而實現(xiàn)心臟舒張期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二次供血和供氧,可以使得暫時不具備主動運動能力的患者具備主動運動能力,從而使患者更早、更有效地進行充分的運動康復。同時EECP和主動運動訓練一樣,可以強化側支循環(huán)的開放和形成,進而改善微循環(huán)功能;實踐證明女性、PCI術中發(fā)生無復流者、頑固性心絞痛、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微循環(huán)障礙,這些患者也是EECP最為合適的適應證之一。
在中國步入老年社會的大背景下,老年患者成為許多疾病的主力,占據了巨大比例,而EECP作為被動運動形式,以其安全、無創(chuàng)、有效、舒適的優(yōu)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切實滿足了老年社會對醫(yī)療與健康的服務需求。
信栓力教授表示,EECP可以為各種原因導致暫時不能進行主動運動的群體提供了橋接和過渡過程,使得他們最終能夠完成主動運動康復;此外,EECP對微循環(huán)障礙人群具有確切的治療作用,有鑒于此,構建以EECP為基礎的新型心臟康復平臺,尤其對老年人群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張斯斯教授:中國人運動心肺耐量及其影響因素
張斯斯教授現(xiàn)場演講
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心臟支架術后的患者越來越多,多數(shù)患者帶病生存,如何提高支架術后患者的心肺運動耐量及生活質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已有大量循證醫(yī)學證據表明,運動康復可明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預后。而在開展運動康復前,必須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對患者進行心肺儲備方面的綜合評估,即通過測定無氧代謝閾值來確定運動的安全極限。無氧閾值即人體在遞增負荷的運動中人體的供能全部由有氧代謝供能而轉入由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共同供能的轉折點;它反映了心肺運動儲備功能,無氧閾值越高則意味著儲備功能越好,反之亦然。
會上,張斯斯教授重點介紹了其醫(yī)學中心開展的一項研究,共納入年齡50~80歲、經冠狀動脈造影或冠狀動脈CTA檢查確診為冠心病的患者316例,采用瑞士席勒AT-104運動心肺評估設備,運動方式選擇功率自行車,選擇癥狀限制性負荷試驗。AT值由V-Slope法測定,計算AT值下的代謝當量(Mets)及最大功率下的Mets,計算所有被檢者的BMI值與AT下的Mets及最終Mets值的相關性。結果顯示,冠心病患者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其AT值下代謝當量均較低,平均約3.0~4.5,是否能反映我國冠心患者普遍現(xiàn)象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紤]與歐美國家相比較,國人肌肉運動能力欠佳,可通過提高肌肉力量,進行合理有效的運動康復來進一步提高國人AT值。